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欧宝体育入口 > 反应釜

划重点!这些关键词诺奖科学家说了不止3遍!

发布时间: 2024-01-18 05:35:37 |   作者: ob体育最新宫网入口

产品详情

  昨日,为期3天,35位世界顶级科学家、近20位中国两院院士汇聚的世界顶级科学家论坛(上海·滴水湖)落下帷幕。在这里,他们激辩世界科学发展的最前沿,他们分享积淀了大半生的人生哲理。小编注意到,在众多的演讲和交流中,有些关键词是这些“最强大脑”们一再提及的。

  75岁的厄温·内尔是1991年诺内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谈起他的学术成就,他强调最多的一点就是“我的研究完全是出于好奇心。”

  1780年,一位意大利科学家解剖青蛙时,无意中金属器械碰到青蛙的大腿,青蛙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此现状被称为“生物电”。物理学出身的内尔后来无意中接触到这一领域,他惊呼:生物电真的太神奇了!于是他把研究领域转向神经科学,首次在青蛙肌细胞上用双电极钳制膜电位的同时,发展了当今离子通道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技术基础之一——膜片钳技术。他创造性地将物理学技术引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以好奇心驱动,完成了一次学科跨界。

  在此次论坛上,学科跨界、交叉融合成为一种趋势和常态。当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与人的生命运动相结合,就会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生命科学研究新领域。

  核糖体是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达·约纳特主要的研究对象。10多年里她坚持不懈地对多种细菌的核糖体进行提纯和晶体生长。利用X射线结晶技术,与其他两位科学家一起绘制出高分辨率的3D晶体机构。这项研究将遗传信息在生命体中的复制-转录-翻译的三部曲中最后一步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而在2012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得主罗纳德·韦尔看来,科学家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领域,他们要有更宽广的视野。例如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有时候人们只知道科学是获取数据,处理数据,但其实科学非常像艺术,它非常有创意。科学与艺术一样,都是关于创新和创造的学科。”韦尔父母是艺术家而非科学家,所以他总是以与艺术相同的方式看待科学。“我认为科学是人类的伟大成就,而伟大或美丽的科学故事在我看来,就像伟大艺术品一样。“

  韦尔说:“当世界变得更繁忙,事情变得更专业化,知识变得更昂贵时,跨学科交流思想显得尤其重要。”

  “基础科学和发现,是所有学科进步的源泉。”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始终相信,对于未来的这一些难题来说,基础研究可能是唯一的一个解决途径。

  如何开展基础科学研究?“我们一定要要合作,我们一定要要交流。我们在全世界内自由开放地交流,才能推进我们的基础科研,我们不可能孤军奋战。”科恩伯格说,希望所有的想法和成果都可以有效的进行交流。“对我们科学家来说,我们实际上都应该无私奉献自己的价值。”

  而在演讲之前,1997年诺内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朱棣文就强调:科学是一个国际性的努力和合作。“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科学它是各个国家,以及很多人终极的外交官。所以我希望我们的科学合作能够继续下去,并且随着这种国际化的精神,在接下来数百年的时间不断推进。”

  而在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看来,科学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对我们科学家来说,我们大家都希望有这种透明式、开放式的合作,虽然我们有竞争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合作。”格罗斯坦言,目前阶段,很多人可能遇到很多的研究壁垒,或者相互之间有竞争关系。“但没关系,我们一定要要坚信一定,必须精诚合作才能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地进步。”

  “几乎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获奖成果,都是在他们30-50岁之间取得的。”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在论坛上说,“青年人有活动力、有创新力,这20多年是科研的黄金时间段。”

  “科研人员的年龄与日俱增,这无可非厚。”莱维特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最为公平的同行评议制度。获得拨款的科学家是被同行所认可的,这种认可不会随年纪的变化而变化,与此同时负责拨款和评议的科学家们也不可避免地老去,但在他们看来,那些50岁、60岁的科学家还很“年轻”。

  支持科研要趁早,这或许不仅仅针对美国科学家,更是对中国科学界的一种警示。“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对于老年人尊重,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让中国青年科研人员不敢对老一辈科学家有过多的质疑,也限制了他们理应有的疯狂的创新想法。”莱维特指出,现在的青年科研人员在学习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从研究生到博士再到博士后,能够独立掌控进行研究时,距离“黄金时间”结束已经很近了。他建议,要给青年科研人员尽可能早的独立进行研究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疯狂的想法付诸实施”。

  对于青年科学家,莱维特建议,一是要明确科研的目的,是为满足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为了地位或是金钱,“我在没有项目、没有资金的支持下,就开了自己独立的研究,还在于兴趣”;二是要习惯于犯错误,“科学研究就是一个个挑战,尤其是创新的想法肯定会带来很多的挫折和错误。相比较于因为不肯犯错误而失去创新勇气,科学家要敢于犯错误”。

新闻资讯